足球比分,足球直播360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政策解读

就这么干!赣州“1+5+N”工业倍增升级行动方案发布

来源: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时间:2021-06-07 15:22:59访问量:
分享到:

培育1个产值超5000亿元、5个超2000亿元、N个超500亿元的“1+5+N”产业集群!着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努力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近日,市委、足球比分,足球直播360印发《赣州市“1+5+N”工业倍增升级行动方案(2021—2023年)》,未来三年赣州就这么干!

(一)主要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力争实现规上工业、产业集群、企业倍增升级目标。

规上工业倍增升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 全省第一方阵;市、县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和县(市、区)首位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较2020年实现倍增;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35%和45%,较2020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产业集群倍增升级。重点产业集群规模迈上新台阶,“1+5+N”产业集群产值较2020年实现倍增。其中,现代家居产业集群产值达到5000亿元,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医药食品产业集群产值均达到2000亿元,力争建材、化工产业集群产值分别达到800亿元、500亿元。

企业倍增升级。力争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5家以上、超50亿元的企业10家左右,每年新增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0家以上,上市工业企业数达到10家以上,每个县(市、区)至少培育1户营业收入超20亿元的企业。

(二)发展重点

“两城两谷两带”为核心,坚定发展首位产业,壮大“1+5+N”产业集群,努力构建赣州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现代家居。推动传统家具企业实行精益管理,向智能化、 品牌化、个性化定制转型,实现由“制造”向“智造”提档升级。引进培育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家居总部企业,建设全球现代家居总部经济区。推动传统家具与家用电器、整体家装产业的深度融合,走“家具+家电+家装”融合发展之路。支持家居产业智联网和国际木材集散中心、创新设计中心、共享智能备料中心、共享喷涂中心、销售物流中心“一网五中心”建设,实现互联、共享、绿色、集约发展。

——有色金属。重点发展稀土高性能磁性材料、合金材料、石化催化材料等功能材料,向稀土永磁电机、永磁变速器等深加工及应用产品延伸。做大做强超粗(超细)碳化钨粉、钨高性能硬质合金及硬面材料、刀钻具等领域。打造全国最大的钴盐生产基地。

——电子信息。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承接基础材料、元器件、智能终端企业。做大做强印制电路板、光电显示,形成产业链完备、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链条。围绕国产计算机软硬件产品及应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全产业链条,建设信创产业基地。推进“芯屏端网”融合发展,努力构建“芯片—新型显示屏—智能终端—互联网”集群格局。

——纺织服装。全力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建设国内一流的纺织服装智能制造生产基地。构建“核心工厂+卫星工厂” 网络协同新模式,培育专业化、个性化生产新优势。建设完善线上线下面辅料和服装专业市场、水洗产业园,研发设计、检验检 测中心及信息化服务平台,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力争到2023年,全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产值达到2000亿元,专业智造水平全国领先,各类交易市场初具规模,成为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重要影响力的中国鞋服优质智造强市。

——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推动新能源整车、电池企业靠大联强。大力发展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及上下游配套,补齐车身系统、底盘系统、零部件铸造、汽车电子等本地配套短板。培育建设研发设计、检测检验等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整车+零部件+研发+检测+汽车文化”的全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光伏、风能、生物质能、氢能等清洁能源产业链。

——医药食品。做大做强中成药、仿制药、创新药,大力发展医疗器械、现代医疗及康养服务业。构建富硒食品工业体系,打响赣南品牌。壮大饲料、肉制品、粮谷、酒与饮料、果蔬加工等产业,大力发展功能性食品、旅游休闲食品。

——N个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玻纤复合材料、石墨烯保温材料、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等新型绿色建材。积极发展高端无机氟盐、氟精细化学品、盐化工、电子化学品等产品。培育发展无人机研发测试、生产制造、应用推广,大力发展通航服务产业。培育发展节能环保、北斗应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主要任务

实施项目攻坚行动。对接国家、省重点产业规划,积极策划和争取一批重大项目在赣州布局。大力推进央企入赣、民企入赣、粤企入赣,深入开展“三请三回”活动,推动乡友、校友、战友回赣投资。突出招大引强,力争3年内,全市共引进“5020”重大产业项目60个以上。加快在建项目竣工投产,完善领导挂点帮扶和绿色通道制度。突出技术改造,各县(市、区)每年至少推动20%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市级重点对亿元以上重大技改项目进行调度帮扶。加强项目综合评估,建立“5020”重大产业项目、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数据库,市重大工业项目投资引导资金和“两城两谷两带”产业基金、重大技改项目资金对排名前20位的项目给予优先扶持。

实施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强化龙头培育,每年遴选20家左右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一企一策”培育百亿企业。支持企业依托产业链条、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兼并上下游配套及并购技术、业务、品牌和渠道等要素。实施中小微企业成长工程,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股份制改造,力争每年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0家以上,股份制改造企业50家以上。

 实施补链延链强链行动。深入推进产业链链长制,推进优势产业强链延链,紧盯有研发技术优势的上市公司、业内前三强企业,推进高端补链、终端延链,力争打造绿色PCB、智能家居、品牌鞋服、稀土永磁电机、钨硬质合金及刀钻具、光电显示、锂电等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链,补齐电子化学品、电镀、原料药、服装面辅料、车身系统、正极材料、功率芯片等关键短板。

实施创新赋能行动。发挥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和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作用,集中攻关有色金属新材料等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全面提升重点产品附加值。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到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30%以上,营业收入超20亿元的龙头企业实现研发设计机构全覆盖。大力引进、建设“中字头”、“国字号”科研创新、检测设计平台,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立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编制发布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目录、转化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目录,每年引进和推动20个重大技术创新成果落地。运作好赣州发展基金、“两城两谷两带”产业基金,每年支持5个左右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支持研发设计、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服务等专业机构规模化发展。

实施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行动。加快布局建设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快运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升级改造优势传统产业,市级每年打造一批标杆企业。大力发展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加强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培育建设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引导企业发展总集成总承包、定制化服务、网络化协同制造等新模式。

实施开发区改革创新行动。支持开发区大胆创新、深入开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开发区跨区域合作整合,支持国家级开发区和发展水平较高的省级开发区整合或代管区域相邻、产业相近的开发区,加快推动一批有条件的开发区向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支持开发区调区扩区,深入开展全市工业园区批而未用及闲置土地清理专项行动。落实工业低碳行动,积极创建绿色园区。严格控制标准厂房容积率、入驻率等指标,鼓励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同步规划建设办公 区、生活区、休闲娱乐区。引进专业物业管理团队,大力发展金融服务、技术开发、信息咨询、人才培育等生产服务业。到2023年,力争全市标准厂房容积率达到1.5以上,入驻率保持在70%以上。

来源:赣南日报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扫码浏览